您的位置:首页 > 病虫防控 > 病虫防控
病虫防控
火疫病的发生、风险与防治诊断技术
添加时间:2024-05-20 10:47:23      浏览次数:81      作者: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 梁晓飞 王树桐 孙广宇 李保华 朱明旗 尹新明  【 】  关闭窗口
 

火疫病是苹果、梨等蔷薇科植物上的一种毁灭细菌性病害。病原包括梨火疫病菌(学名: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和亚洲梨火疫病菌(学名:沙梨欧文氏菌Erwinia pyrifoliae)。两种病菌均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23)。梨火疫病可能在2015年传入我国新疆伊犁,目前在新疆梨、苹果产区普遍发生,在甘肃河西走廊零星发生,向内地苹果主产区扩散的风险较高,需要高度警惕。

一、梨火疫病和亚洲梨火疫病的发生与为害

梨火疫病最早报道于1780年的美国纽约州,随后相继传入新西兰、欧洲等地,目前已扩展至全球50多个国家。梨火疫病菌寄主范围广,能侵染蔷薇科40余属,130余个物种,严重为害梨、苹果等果树作物,美国的年度损失约1 亿美元。2000年,美国密歇根州火疫病单次爆发就造成22万棵苹果树死亡。亚洲梨火疫病菌1999年首次在韩国报道,之后陆续在日本和荷兰被发现。相比于梨火疫病菌,亚洲梨火疫病菌的寄主范围和地理分布范围均较狭窄,在苹果上仅对少数品种致病,对苹果生产的影响不及梨火疫病菌严重。

1 梨火疫病菌和亚洲梨火疫病菌的生物学特征比较

 

梨火疫病菌

亚洲梨火疫病菌

学名

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

沙梨欧文氏菌Erwinia pyrifoliae

地理分布

广泛,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均有分布

集中于亚洲的日本、韩国

寄主范围

宽泛,蔷薇科130 余种植物

狭窄,梨、苹果、草莓

重要感病寄主

梨、苹果、野苹果、杏、樱桃、李、枇杷、

榅桲、山楂、火棘、树莓等

二、梨火疫病对我国苹果产业的潜在威胁

梨火疫病入侵后,虽然国家和地方部门对该入侵病害做出了快速高效的处置,但病害对苹果主产区的潜在威胁绝不可忽视。

1)火疫病发生范围较大,且已传入甘肃河西走廊,逼近陕甘苹果主产区。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区名录》和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23 年我国梨火疫病发生面积约55 万亩,分布于新疆自治区和甘肃省下辖的58 个县(市、区)。在新疆自治区,火疫病发生于乌鲁木齐、哈密、阿克苏、伊利等12个市(州、地区)下辖的50 个县(市、区);在甘肃,病害在武威市凉州区、民勤县和张掖市甘州区、肃南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等地均有零星发生。武威距离甘肃天水、平凉、庆阳和陕西洛川等重要苹果产地直线距离仅400-600 公里,传播风险较高。

2)完全阻断火疫病传播扩散的难度较高。梨火疫病菌能侵染蔷薇科100 余种植物,且可通过风雨、传粉昆虫、蚜虫、木虱、鸟等多种途径自然传播,有较高自然扩散的风险。此外,人为调运带菌花粉、接穗和种苗可造成病害的人为传播。铲除、限制疫区苗木花粉调运等检疫措施可控制人为传播,但对自然传播无效。

3)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有适宜火疫病蔓延扩散的流行条件。主栽的富士、嘎啦等均为感病品种,且近年来渭北旱塬降雨增多,气候条件有利于火疫病流行。火疫病菌繁殖迅速,适宜温湿度条件下,一朵花上可产生数百万的细菌个体,少量初侵染既可造成病害的局部快速蔓延。一旦传入的病菌没有被及时扑灭,病害流行失控的风险很大。

1 火疫病在我国的发生范围

(数据源自农业农村部,统计时间截止2023 6 30 日)

三、火疫病的流行规律与症状特点

火疫病菌一般在枝条溃疡斑上越冬,当春季温湿条件合适时,溃疡斑处越冬病菌开始繁殖并形成菌脓,菌体在花期经昆虫或雨水飞溅传播至花器官,开始初侵染。侵染时,菌体先在柱头上腐生繁殖,随后经萼筒附近的蜜腺孔侵入花器,产生花腐症状。花器侵染产生大量次生接种体,经伤口或组织内部扩展侵染幼果、新叶、嫩梢、主干等部位,引起枝枯、溃疡等症状。病菌生长、侵染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0 - 25ºC,花期是病菌初侵染和流行蔓延的关键期。

火疫病一般在落花后1-2 周内开始显现症状。花朵受害,花托、子房、花梗等部位显现出水渍状坏死腐烂,坏死组织由灰绿色渐变为黑褐色,湿度较高时可产生灰白色或黄褐色的菌脓。新梢上病害症状与花序组织类似,但蔓延更加迅速,造成梢顶快速萎蔫枯死,形成典型的“牧羊手杖”弯钩,萎蔫叶片逐渐焦枯发黄且不脱落,类似火烧,火疫病因此得名。病叶的中脉经常发黑。火疫病菌幼果侵染可造成果实褐化皱缩,并在皮孔处溢出菌脓。条件合适时,火疫病也可为害主干大枝,造成树皮凹陷开裂。在M9M26 等感病砧木上,接穗部位病菌可沿维管组织向下扩展并在嫁接口部位发病,产生红褐色溃疡斑,症状类似于疫霉菌侵染造成的冠腐病。

左,花期侵染造成的组织坏死与菌脓;中,新梢坏死;右,果实坏死与菌脓。

2 火疫病为害苹果的典型症状

四、火疫病的应对措施与防治诊断技术

作为一个新发的入侵病害,火疫病对我国果树产业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应对该病害,需要疫区与非疫区的通力协作。疫区应加强检疫监管与检疫监测,结合运用化学、农业防治来减轻病害为害,缩减发病面积,并落实好产地防疫监管,严控花粉苗木等风险材料的违法违规外运,做好源头阻截防控。病害偶发地或疫区毗邻地应在关键时间节点(5 月份)做好病害的系统全面普查,确保疫情第一时间发现、上报和检疫处理。非疫区相关部门应强化对新建苗木繁育基地和新建果园等重点场所的苗木监测,并做好农技人员和果农的培训宣传,提高对病害的识别能力和警惕意识。

(一)火疫病防治技术

1、休眠期修剪含溃疡斑的病枝,减少越冬菌体数量,修剪位置应在发病部位下缘15-30 cm 处。

2、萌芽早期树体喷施铜制剂(如氢氧化铜、噻菌铜),杀死溃疡斑处的越冬病菌。

3、花期喷施抗生素(如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噻唑类杀菌剂(如噻霉酮),以阻断花器侵染,建议从初花期至落花期用药2-3次。

4、谢花后,留意新梢枝枯症状,对发病枯梢做好修剪,修剪位置应在症状下缘40 cm 处(尽量剪至两年生部位);每次修剪后,剪刀均应用10%次氯酸钠消毒;修剪应在晴天进行,严禁雨前、雨后修剪;剪除病枝及时深埋或烧毁。

注意事项:1)铜制剂在花期喷施容易产生药害,建议在萌芽早期使用;(2)花期遇雨水、冰雹时,应尽快补喷杀菌剂;(3)杀菌剂应交替使用,以减少抗药性风险;(4)修剪工具应严格消毒,减少人为传播。

3 火疫病的防控措施示意图

(二)火疫病的识别与诊断技术

1、花腐和新梢枝枯是火疫病的主要症状。应在病害发生盛期(4-7 月,开花至果实膨大中期,尤其在雨后和果园浇水后)进行田间检查与观察。雨后或潮湿条件下,花梗、果柄、幼果、新枝等发病部位可产生乳白色或褐色“菌脓”,后呈菌胶状;枯死新梢叶片凋萎但不脱落,顶部常呈“钩状弯曲”。基于“菌脓”和枯死新梢“钩状弯曲”两个特征,可基本确定为火疫病。

2、如发病部位的菌脓特征不明显,可对材料进行保湿以诱导菌脓产生,也可切取病健交界组织进行显微制片,观察组织边缘能否产生细菌病害特有的“喷菌现象”。

3、有条件的实验室,可采集田间样品,通过核酸提取和分子检测来对病害进行分子诊断。相关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可参考《限定有害生物诊断规程DP13: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SPM27 号标准)、《亚洲梨火疫病菌检疫鉴定方法》(GB/T 43160-2023)、《梨火疫病监测与检测技术技术规程》(DB32/T4394-2022)等文件。

 
<<上一篇    下一篇>>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