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外追踪 > 国外追踪
国外追踪
野生海棠可能蕴含抗火疫病的关键------ 研究北美野生苹果的抗火疫病机制,有望提升商业化果树的防治水平
添加时间:2025-04-08 16:38:35      浏览次数:17      来源:https://www.goodfruit.com/crab-apples-may-hold-keys-for-fire-blight-resistance/      作者:美 Matt Milkovich  【 】  关闭窗口

1 北美原生野生海棠——Malus fusca(图片来源:Awais Khan/康奈尔大学)

北美野生海棠的抗病潜力

康奈尔大学研究员Awais Khan正将北美野生苹果的抗火疫病特性融入预备育种系,供栽培苹果育种者使用。 

苹果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是其原产地中亚,而火疫病(Erwinia amylovora)——这种被视为苹果头号敌人的毁灭性细菌病害,其遗传多样性却在北美最为广泛。 

这是否意味着火疫病起源于北美?康奈尔大学遗传学家兼果树病理学家Awais Khan推测如此。若假设成立,火疫病很可能与北美原生野生海棠(或蔷薇科其他近缘植物)共同演化。这些野生苹果可能历经无数代进化,形成了对该病害的深层抗性。Khan认为,这种深厚的遗传抗性可能是对抗栽培苹果火疫病的关键武器。 

历史与遗传学的双重证据

火疫病的北美起源假说可以解释为何欧洲殖民者引入的、携带欧亚基因的栽培苹果对该病如此易感。这一假说也与历史记录吻合:火疫病最早于18世纪在纽约哈德逊河谷被报道。Khan指出,康奈尔研究员J.C. Arthur1886年发表了首篇关于火疫病的科学论文。 

2 另一北美野生海棠——Malus coronaria(图片来源:Awais Khan/康奈尔大学)

Malus coronaria抗火疫病特性暗示该病害可能起源于北美,同时也解释了原产欧亚的栽培苹果为何高度易感。 

相关研究:抗病基因的融合

研究发现北美野生海棠具有抗火疫病特性。Khan的实验室与康奈尔大学博伊斯·汤普森研究所的张俊飞教授合作,近期对两种北美原生种——Malus coronariaMalus ioensis进行了基因组测序。结合此前已测序的Malus fuscaMalus angustifoliaKhan团队正在定位与火疫病抗性相关的基因组区域,并利用这些信息开发抗病预备育种系,供育种者将抗性导入栽培品种。 

然而,将野生苹果的抗病性与栽培苹果的果实品质结合,需经过多代杂交才能培育出市场化新品种,这一过程可能耗时数十年。为加速育种,Khan团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银桦的早花基因导入苹果系,使苹果实生苗的开花时间从数年缩短至数月。“原本需要五年,现在一年即可完成。这就是早花转基因的魔力。”Khan表示。这一特性虽不适合商业品种,但可在抗性导入后从预备育种系中移除。 

保护与未来探索

Khan团队还在中亚原生种Malus sieversii(栽培苹果的主要祖先)的基因组中搜寻火疫病抗性。2023年,他们在纽约日内瓦建立了全球唯一的Malus sieversii果园,种植了约300份该物种资源。 

Khan还致力于保护其研究的北美野生海棠。这些树种正面临气候变化、病害和城市化的威胁。作为“业余”保育项目,他从美国农业部日内瓦苹果种质库中嫁接野生北美品种,并与城市林业部门和植物园合作,将其重新引种至原生栖息地。“这些树拥有美丽的花朵、叶片和果实,能吸引本土传粉者和鸟类,增加生物多样性。为何不种植这些观赏性北美苹果呢?”Khan说道。

(戴蓬博 译,王树桐 校)

 

 
   下一篇>>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