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病虫防控 > 病虫防控
病虫防控
不同杀菌剂对炭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
添加时间:2013-11-29      浏览次数:2115      作者:王冰 王彩霞 张振芳 李保华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  【 】  关闭窗口
      为了筛选出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的有效杀菌剂,明确其最适施药时期,采用先接种后施药和先施药后接种的方法,测试了6种药剂的内吸治疗效果和8种药剂的保护效果。
      接种苹果叶枯炭疽病菌的嘎拉叶片,于接种后的48小时开始显症,初期症状为直径1-4mm,近圆形的黑色病斑,病斑边模糊。随后病斑逐渐扩大、枯死,形成黑色枯死斑。接种5天后不再形成新的病斑。接种后第7天调查,所有接种叶片上的平均病斑为56.69个,单个叶片上病斑数的最大值为150个。10个最大病斑的纵横径的平均值为1.02cm,病斑最大直径为2.2 cm。
      病菌接种后第24小时和第72小时施药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测试的6种内吸治疗剂中,凯润和咪鲜胺两种药剂处理叶片上的病斑数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两种药剂能有效抑制侵染病菌形成病斑,其抑制效果分别为67.87%和44.51%。其中,咪鲜胺在病菌接种24小时后施药,防治效果为61.65%,在接种后72小时施药,防治效果降为31.19%。氟硅唑、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烯酰吗啉四种药剂处理叶片上的病斑数与对照都无显著差异,表明四种药剂对侵入叶片内的病原菌都无内吸治疗效果。
      吡唑嘧菌酯和咪鲜胺在病菌的侵染早期才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很不理想。炭疽叶枯病的潜育期很短,在适宜条件下接种48小时后就能发病,绝大数病斑在第4天显症,接种后第5天病斑数量不再增加。病原菌侵染后,既没有用药的时间,也没有理想的防治药剂。因此,炭疽叶枯病不适合采用在病原菌侵染后内吸治疗的防治措施。
      所测试的8种杀菌剂,在施药当天保护叶片不受叶枯炭疽病菌侵染的效果都能达到97%以上;施药后第3天,除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外,其他6种药剂的保护效果都保持在80%以上;施药后第6天,8种药剂的保护效果都维持在57%~77%之间;施药后第11天,除波尔多液、凯特和拿敌稳三种药剂的保护效果还保持在50%以上外,其他五种药剂的保护效果都降至45%以下。其中代森锰锌和可杀得处理叶片上的病斑数已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表明两种药剂已完全失效。施药后第18天,只有喷施波尔多液处理叶片上的病斑数与对照叶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喷施其他药剂叶片上的病斑数与对照叶片无显著差异,说明在施药后的第18天,只有波尔多液还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其他七种药剂都已完全失效。
      本次试验,在施药后没有遇到有效的降雨,以上药剂的持效期为无雨条件下的持效期和防治效果。若遇降雨,药剂的持效期会更短,防效会更低。
      叶枯炭疽病菌的孢子的传播和侵染都离不雨水,降雨是病原侵染的必要条件,而且病菌孢子以直接侵染为主,侵染量大。根据所测试药剂的持效期,防治炭疽叶枯病最有效的策略就是根据天气预报,在降雨前及时喷药保护叶片不受病原菌的侵染。
      由于内吸治疗无效,对叶枯病疽病的防治只能采用雨前喷药保护或定期喷药保护的措施。雨前喷药需要准确的气象预报,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实施,因此,定期的喷药保护就成为防治炭疽叶枯病的易于实施的主要防治措施。苹果叶枯炭疽病菌主要在小的枝条上越冬,次年5月中下旬(落花后20-40天内)遇雨后开始初侵染,直到9月份仍有大量病菌侵染。为了减少用药量,提高病害的防治效果,需要选用持效期长的药剂。在所有的防治药剂中,波尔多液的持效期最长,其次是拿敌稳、凯特和百泰。在实际的病害防治中,从苹果落花后的第20天开始用药保护,直到9月中旬气温明显下降后结束。防治药剂以波尔多液为主,采用波尔多液与拿敌稳、凯特、凯润、百泰等药剂交替使用策略。波尔多液不能用有机铜制剂替代。
      凯特、凯润和百泰的主要有效成份都为吡唑嘧菌酯,该种杀菌剂对叶枯炭疽病既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内吸治疗效果,是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的较为理想药剂。目前,还不了解该种药剂的作用机制和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在实际生产中,尽量避免频繁使用,以保护该种药剂的使用期。

 引自:曹克强王树桐胡同乐苹果病虫害防控研究进展(2013年度)第3[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 186-187

 
<<上一篇    下一篇>>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