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测试不同药剂对苹果枝干轮纹病的铲除效果,笔者于2013年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地点为河北省保定市温仁村,试验园土壤肥力中等,树龄13年,主栽品种为红富士,行距5 m,株距3 m,苹果枝干轮纹病发生严重。
一、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四次重复,共设8个处理,供试化学药剂7种(表1),药剂的推荐浓度作为使用浓度,同一种药剂在同一株树的主干上进行轻刮病瘤和不刮病瘤的处理;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用手压背负式喷雾器均匀喷洒,喷头孔径1.2 mm,用药量3.5 L /株,全树均匀着药。
二、施药方法
苹果枝干轮纹病的铲除效果田间试验在2013年6月29日~10月25日进行,每次用药均采用雨前喷药,A、B、C(表1)三个处理每隔6~15天施药1次,分别于6月29日、7月11日、7月17日、7月29日、8月6日、8月12日、8月22日、9月3日、9月16日、9月30日施药,施药10次;常规管理每隔15~27天施药1次,分别于7月2日喷施氟硅唑、7月17日喷施苯醚甲环唑、8月12日喷施代森锰锌、9月3日喷施戊唑醇、9月30日喷施代森锰锌,施药5次。
三、调查方法
1.统计轮纹病菌分离比例
分别于第3次施药后12天(7月29日)、第10次施药25后(10月25日)从对应的苹果树主干上取病瘤,每个处理取40个(4次重复)中等大小的病瘤,在PDA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以单个病瘤作为计数单位,自培养后的第4天开始观察,统计轮纹病菌分离比率(能够分离出轮纹病菌的病瘤占总分离病瘤的百分比)。
2.观察主干病斑的脱落情况
在苹果树的主干上划定区域,全程对此区域进行观察、拍照,记录苹果树主干病斑的脱落情况。
四、结果与分析
从各处理病瘤分离培养结果(表2)可以看出,在第3次施药后(7月29日),在轻刮病瘤的条件下:树安康、苯醚甲环唑表现了良好的杀菌效力,比多菌灵防效好;在不刮病瘤的条件下:3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防效最好的是树安康,其次是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在病瘤轻刮和不刮的条件下,防治效果差异显著,病瘤轻刮的防效更好。树安康的防治效果则没有差异,在病瘤轻刮和不刮的条件下较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从总体来看优于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说明树安康在不刮病瘤的条件下依然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第10次施药后(10月25日),在病瘤轻刮和不刮的条件下,树安康、多菌灵、苯醚甲环唑的防治效果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3种化学药剂在多次(使用10次)喷施后,均能有效的铲除枝干轮纹病菌。
通过对比化学药剂的使用次数和处理方式,建议在田间防治枝干轮纹病时,应雨前喷药,多次喷施;使用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时,需轻刮病瘤,使用树安康时,无需轻刮病瘤。
对比苹果树主干喷药前(图2-A1、图2-B1、图2-C1、图2-CK1)和结束喷药后25天(图2-A2、图2B2、图2-C2、图2-CK2)的照片,主干未轻刮病瘤的部位(图2-C1)在喷施树安康后,翘起病斑脱落(图2-C2),且脱落效果明显;多菌灵(图2-A1)、苯醚甲环唑(图2-B1)和常规管理(图2-CK1)处理的主干表面在喷药后(图2-A2、图2-B2、图2-CK2)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