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病虫防控 > 病虫防控
病虫防控
对苹果霉心病的初步观察及防控建议
添加时间:2011-10-31      浏览次数:1487      作者:曹克强 徐涛 邹庆甲  【 】  关闭窗口

      斗南苹果个大、口味好、着色鲜艳,很受消费者喜爱,但是,霉心病却是该品种的一个致命伤。   
      以往研究认为,霉心病菌从花期到幼果期均可通过萼筒侵入果实,引起霉心病的病菌主要包括链格孢、粉红单端孢等多达十几种真菌,花期遇雨当年发病严重,对霉心病的防治主要是花期喷药,有的专家建议在初花期和落花70%-80%时喷药两次,可有效地防控苹果霉心病。

 

      在我们对苹果霉心病发病果实的观察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凡是发生霉心病的果实,其萼筒都是张开的。这就使我们怀疑霉心病菌是否是在萼筒张开以后才开始侵入果实,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萼筒张开时以及距萼筒张开以前最短时间的喷药防治应该是最有效的病害防控措施。

      以往人们认为的开花以后子房就被病菌侵染主要是基于对组织中病菌的分离和鉴定。我们知道,植物组织中内生菌很多,即使是健康的组织,只要经过分离就会得到多种真菌,链格孢也是常见的种类之一。我们认为所分离到的这些真菌未必就是引起霉心病的病原菌,因为至今尚未见到用这些分离菌所做的自然接种试验,原因很简单,模仿自然条件进行接种试验非常困难,主要因为从接种到发病历时很长,多种环境因素对侵入和发病过程有影响,通过针刺注入菌液等方式虽然能够引起果实发病,但这不是自然发病的侵入方式。
      经我们初步的观察,花期虽然子房心室就有了空隙,但是花萼口一直是闭合的。套袋前的幼果期也未见到萼筒开放,由于今年未对套袋后的果实分阶段进行解剖观察,现在还不能肯定到底萼筒是何时张开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套袋过程中病菌已经能够侵入果实并导致发病。因为对刚解袋的果实进行解剖观察,发现已经有不少果实发生了霉心病。这里不排除摘袋后一些萼筒张开的果实会继续被病菌侵入而引致储藏期发病的可能性。 

      链格孢和粉红单端孢等都是弱寄生菌,败谢的花器是病菌最易侵染的部位,花期降雨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及病菌向萼筒内的转移,因此,花期雨多,当年霉心病的发生就重也不难理解。但是,如果病菌真是从张开的萼筒侵入的话,那么萼筒张开时萼筒内的病菌数量以及当时的环境条件才是导致霉心病是否严重发生的直接因素。如果萼筒是在套袋以后的果实膨大期才开始张开,并在套袋以后才侵入果实,那么推测,套袋前对果实的均匀喷药会比花期用药防效更好。
      然而,问题是随着果实的膨大,萼凹下陷,而且果实开始下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化学防治很难使萼凹处接触到药剂。设想,如果套袋前对每个果实的萼凹处进行某种处理可能会非常有效,但问题是这样做可能会很费工、费时,目前还没有可行的方法。因此,花期用药尽管存在诸多风险,仍然是当前最好的办法。与防治其它病害一样,由于喷药很难做到每个花器都沾着药剂,因此,化学防控的手段很难达到完全铲除霉心病的目的,还需要辅以其它防病措施。

  

 

 

 

 

 

 

 

 

 

 

 

 

 

 

      有人说,疏花时留边花会减轻霉心病的发生。为了验证此说法,2011年我们对顺平县斗南品种进行了初步的测试。
      当地果农在疏花时仍然是留中心花,基本没有留边花的。今年我们在南神南村杨路勇的果园进行了试验,他的果园面积3亩,树龄6年,主栽品种是富士,斗南品种作为授粉树。今年春季,特选择10株斗南树,其中5株疏花时留中心花,另外5株留边花。10月上旬,我们在每株树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采摘5个果实,每株树共20个果,将这些果实连同上面的纸袋一同带回实验室,对这些果实进行了称重和解剖观察,结果见表3。
      通过2010年的初步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中心花确实发病较重,发病率达8%,而边花发病率仅为中心花的一半,即4%,由此看来,留边花可以减轻霉心病的发病率。更让人感到高兴的是边花所结果实比中心花的果实个大,边花平均单果重321.5克,而中心花平均单果重为300.1克。
      以上结论仅是基于一年的数据,还需要今后进一步重复验证。

表3 斗南品种边花和中心花对霉心病发病率和单果重的影响

注:每个重复的数值为20个果实的平均值。
引自:曹克强, 王树桐, 胡同乐. 苹果病虫害防控研究进展(2011年度)第1卷[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144-145
 

 
<<上一篇    下一篇>>
-->
在线咨询